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苏大椿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9025
分享
955
粉丝
2407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苏大椿

字嘉季,号江村。1956年12月出生于四川南充。1980年拜著名诗人、书法家许伯建先生为师,学习书法、篆刻和诗词。1988年进入西南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点学习,受徐无闻、荀运昌、秦效侃、苏葆桢、段七丁教授指导,系统研究书法、篆刻及中国画。曾受聘于四川美术学院、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书法及其理论。现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,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,重庆书协对外交流委员会主任,重庆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,重庆市评论家协会会员,重庆诗词学会会员,重庆沙坪书画院副院长,重庆九龙书画院常务副院长。苏大椿先生书法博通多体,以古文字书法和行草见长。其学书贵求通其理,恰如苏轼曰苟能通其意,或曰不学可。曾书书法未必尽师古,文章重在能通今,可见一斑。对于隶书、楷书,他学而能化,不株守一家,精意玄鉴之余,自得其意,书可仿佛,若合古契。见其曾书四条屏楷书,甚得晋唐人笔意。询其本,并未专习之,其聪悟如此。用功最勤在集古文字书法,如甲骨文、金文、王孙钟铭等。其诗词功底亦深,多自书撰联。如阅古今中外名著,览天南地北风光1992年被四川省图书馆收藏。又如1998年4月由重庆市政府主办的第八回日本书画名家展在重庆市博物馆举行,中方参加贺词的作者四位,大椿是其中之一,以行草条幅书自作诗,腾波墨海接东瀛,满纸云烟寄友情。书道本难分国界,挥毫献艺掬真诚。被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收藏,2002年所集甲骨文艺成名立为学日益,行在言先秉德不违,入选全国第四届楹联展。同年甲骨文书法作品参加了《第二届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联展》,并受到同仁好评。2003年作品参加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、中央电视台主办的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》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奖赛人选奖(件投稿作品,选出500件)。2004年甲骨文楹联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楹联展。2000年作为重庆市书法家代表团副秘书长访问新加坡。2002年重庆市书法家协会、重庆市美术家协会、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联合主办了《郭俊苏大椿国画、书法、篆刻展》。同时出版发行了《苏大椿书法篆刻作品集》。重庆卫视《文化重庆》栏目作了专题介绍。大椿先生的篆刻,浸淫先秦两汉,以古文字入印,甚有古趣。早年篆刻多收汉印之宽博方严,明清的流通圆融。近年来古玺印静穆朴茂、浑厚华滋。用刀愈趋于纯熟,篆法愈灵活多变。偶然敲打亦斑斓自然。作品先后参加过全国现代篆刻艺术大展,第二回中日书法篆刻交流展、第十三回中日篆刻交流展,西南四省区五方篆刻联展。1999年《书法之友》第10期、2001年《书法》第8期、2003年《书法报》第39期作了专题报道。他的勤学与博涉,亦创造出众多的优秀的成果。其传略收入《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印学年鉴印人传》、《当代篆刻家大辞典》、《中国文艺家传集》、《中日现代美术通鉴》、《当代艺术界名人录》等多部辞书,记载着他幸勤跋涉的足迹。

返回顶部